由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国际高新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广西大厦成功召开。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振国,副院长兼秘书长曾令瑞、副院长艾克拜尔·伊拉洪教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记明出席会议,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夏迪、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马兹洛夫等国际知名专家受邀参会。本次会议以“创新技术驱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主题,通过前沿技术交流、实践经验分享与国际合作签约,共同探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会议伊始,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曾令瑞代表主办方致辞并介绍参会嘉宾。他表示,当前全球农业正面临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的双重挑战,亟需通过国际科技合作破解发展难题。随后,李振国院长发表欢迎致辞,强调推动农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是实现全球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必然路径。他系统阐述了研究院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核心使命,并提出以此次交流会为起点,构建“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的农业科技合作网络,助力全球农业发展模式创新。
会议举行了重要的聘任仪式。李振国院长向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马兹洛夫颁发聘书,艾克拜尔·伊拉洪副院长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夏迪教授授聘,正式聘请两位专家担任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此次聘任标志着研究院在国际化科研团队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将有效提升机构在土壤肥力研究、水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为相关科研项目注入顶尖智力支持。
技术交流环节中,中外专家展开深度学术研讨。马兹洛夫院士聚焦土壤生态系统修复,深入解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联性,分享了其团队研发的“生物炭基改良技术”在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依赖方面的突破性成果,该技术已在东欧地区实现规模化应用,作物产量平均提升15%以上。夏迪院士则针对全球农业生态危机,系统阐述了水土流失治理、盐碱地改良与土壤腐殖质提升的协同技术体系,提出“水土资源动态监测+精准修复”的综合治理方案,其主导的中亚干旱区治理项目已使200万亩退化土地恢复农业生产力。两位专家的演讲内容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价值,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自由交流环节围绕“跨国技术适配性”“低碳农业政策协同”等议题展开,来自国内外的50余名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现场形成多项共识,包括建立中俄农业科技联合实验室、开展低碳种植技术跨境示范等合作意向,为后续务实合作奠定基础。
本次国际高新技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中外农业科技交流的高端平台,更推动形成了全球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的行动共识。作为我国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智库,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研究院将持续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深化国际科技协作,加速前沿技术转化应用,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贡献中国智慧与国际合力。






